登陆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聚焦北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author 2024-12-19 8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北方地区耕地保护科技创新

解决十四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国务院“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多元化粮食供给体系。作为耕地资源占全国耕地20%以上的北方多省份国家,立足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农业发展模式,如何发挥北方地区作用,做好农业发展大文章,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扭转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突破口。

国际经验表明,北方地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样性,对全球生态系统平衡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整体表现为土地辽阔、地广人稀,但由此也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和农产品类型的丰富性和高质量。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2021年河南等粮食主产区受灾严重,2022年北方旱涝灾害持续,2023年组团“闹旱灾”,华北平原地区严重干旱,南方地区暴雨等,对粮食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也凸显了对北方地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现实需求。结合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区域位置特点,需要综合施策北方地区粮食潜力。

加快北方地区土地开发,提高北方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土地是生产的基石,要从耕地规模、空间布局和土地质量三个方面入手。以优化粮食作物生产为目标,推进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做好黑土地保护修复等基础性工作,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最大程度的“地尽其用”。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为目标,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整合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条件和空间布局,推进北方地区粮食生产的产业化现代化升级。以提升北方地区土地质量为目标,提高北方地区土地质量,重点是加快北方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北方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区域自然优势,强化北方地区粮食生产布局。只有在保护好自然资源和发挥生态优势的前提下发展粮食生产,才能让绿色田园变成金田银田,让子孙后代永续利用。要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基础,构建优势作物供给体系,利用区域自然优势和特色,提高我国优势作物供给能力,保障各农业区之间协调、合作、交流,构建全国粮食安全供应长效机制。以促进当前效益和长期效益相结合为目标,保障市场供给能力,重点是利用大数据精准引导北方地区粮食生产效益评估。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保障北方地区粮食安全生产。回顾农业发展历程,农业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发展水平。对于北方地区粮食安全生产来说,强化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一方面,要培育适应北方地区高产、高质量生产的优良品种,整合现有农业科技人才体系和研发体系,加快北方地区特色优良品种的研发、培育工作,做好品种改良。另一方面,要完善农业科技研发平台稳定支持机制,以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为核心,构建一套创新平台,积极联系各地高校、农业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为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增强北方地区粮食活力。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粮食生产需要走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不同地区农业经营模式的构建需要因地制宜,适合当地资源禀赋。对于北方地区来说,一方面,要解决农业人口数量减少和素质提高的关系,更好地满足新型农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一支服务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另一方面,要优化土地经营制度和经营主体的关系,更好地满足土地流转的现实需求,重点引导具有经营难度的农业经营模式转型、外出、合作、租赁、融资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或者委托乡镇企业等统一经营。

    请发表您的评论
    Powered By hgmi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