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降费将继续成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宏观税负已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财政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可能性较小,未来减税降费政策将更加注重精准性和结构性。
减税降费:精准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未来的减税降费政策将重点支持以下领域:
-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国家将继续加大对保障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经费,解决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卡脖子”问题的支持力度。
- 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两重”(重技术、重创新)和“两新”(新产业、新业态)相关领域的投资将持续获得减税降费政策支持。
- 高新技术企业: 对新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优化税收结构,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税收改革,引导资源向绿色环保产业流动。
- 小微企业: 多项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将得到延续。
在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精准性: 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惠及目标企业和行业,避免资源浪费。
- 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预期。
- 协同性: 与其他宏观政策(金融、产业政策等)形成合力。
地方财政:开源节流,增强发展动能
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紧平衡的现状,要求开源节流并举。
开源:
- 财税体制改革: 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将从高档手表、贵重首饰等税目开始,逐步过渡到烟、酒、油、车等税目,增加地方税收收入。
- 地方税体系建设: 研究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并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税率;优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共享税分享比例,提高地方分成比例。
- 多元化收入来源: 合理安排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罚没收入等预算收入比重,在不增加市场主体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收入潜力。
节流:
- 零基预算改革: 深入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财政资源集中于民生、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
总结:
2025年中国的财政政策将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结构性减税降费,精准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地方财政开源节流,增强地方发展动能,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注重政策的精准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性,确保政策红利能够有效落地,实现预期的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