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我国数字交通建设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引擎。
科技创新驱动:智能化、自动化浪潮涌现
以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为代表,无人驾驶智能运输机器人(ART)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由我国自主研发的ART,凭借L4级无人驾驶能力和“5G+北斗”融合定位技术,实现了毫秒级响应时延和厘米级定位精度,为港口智能化转型提供了范例。
在铁路领域,无人驾驶重载列车的成功试运行标志着我国在重载铁路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项技术创新集数字化仿真、智能化驾驶、远程化遥控、集约化调度、一体化监测、少人化值守于一体,填补了行业空白,并大幅提升了运行效率和降低了运营成本。
国家政策层面,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为数字交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鼓励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并强调要集中攻克智能建造、智能航运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提升基础设施建管养技术水平。
服务便捷出行:智慧交通提升用户体验
铁路12306客票系统作为铁路售票主渠道,日售票量和页面浏览量不断刷新纪录,其不断升级的便民服务功能,如同车接续、在线选座等,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支付宝、滴滴出行等平台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AI出行助手”、“滴滴老年版”等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并特别关注老年群体的出行需求,努力弥合数字鸿沟,让数字红利惠及每一个人。
推动数据共享:打破数据孤岛,释放数据价值
数据资源是数字交通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当前交通运输领域的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不同部门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以共享,信息利用率低。
为解决数据割裂难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综合客运大数据监测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汇集了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多领域数据,实现了多领域数据的打通,为研判全国综合客运态势、分析旅客联程出行特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通过加强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融合,建立统一的交通数据平台,实现数据驱动下的设施管理、运输服务效率、治理能力等全链条协同,才能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催生智慧物流、共享出行等新模式,为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全新机遇。
区块链技术在数字交通中的应用展望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度高、数据不可篡改等特点,可以为数字交通建设提供新的技术支撑。例如,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构建安全的交通数据共享平台,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可以用于构建可信的交通信用体系,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可以用于实现交通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未来,区块链技术与其他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数字交通建设,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